弘治十六年(1503年),王阳明到杭州西湖静养。西湖的名山胜水得天独厚,古刹众多,屡有奇异之士栖居其中。王阳明就遍访名胜古刹,希望能够遇到这样的奇异之士。
一日,王阳明去虎跑寺游玩,听闻有一禅僧已经坐关三年,终日闭目静坐,不发一语,不视一物。王阳明毫不礼貌地来到禅僧面前,粗声大气地说:
“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?终日眼睁睁看什么?”
和尚受惊不已,立刻起身,毕恭毕敬地行礼问:
“小僧不言不视已三年于兹。檀越却道口巴巴说什么,眼睁睁看什么,此何说也?”
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,反而问他:
“汝何处人,离家几年了?”
和尚回答说:
“某河南人,离家十余年矣。”
王阳明问:
“汝家中亲族还有何人?”
和尚答曰:
“只有一老母,未知存亡。”
王阳明问:
“还起念否。”
和尚答曰:
“不能不起念也。”
于是王阳明说:
“汝既不能不起念,虽终日不言,心中已自说着;终日不视,心中自看着了。”
禅僧听闻这番话,幡然醒悟,合掌向王阳明请教说:
“檀越妙论更望开示。”
阳明答曰:
“父母天性,岂能断灭?你不能不起念,便是真性发现。虽终日呆坐,徒乱心曲。俗语云:爹娘便是灵山佛,不敬爹娘敬甚人。”
王阳明的话还没有说完,那名禅僧就不知不觉地大哭起来,对王阳明更是感激不已。他对王阳明说:
“檀越说得极是,小僧明早便归家省吾老母。”
而王阳明则对禅僧放心不下,翌日再次拜访该寺,发现那名禅僧已经走了。寺内的僧人告诉王阳明,那名禅僧一早就收拾行李启程返乡了。于是,王阳明感慨说:
“人性本善,在此僧身上应验也!”
王阳明自身因为孝道而放弃了出世之念,并且推己及人,最终用孝道点醒禅僧,使得他返回故乡孝敬双亲。孝悌之念发于自然,在任何人心中都不可能泯灭。
但是,在后来的日子里,王阳明又萌生了遁世之念。可以看出,他虽然能够用孝道点醒禅僧,但是当时自己回归圣学的意愿还不是那么牢固。
展开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