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所谓的字号封赠学(二)
在古代官场,得到封赠还有许多其他途径。如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中的万石,“无文学,恭谨无与比”。过宫门时,他一定下车步行,看见其他官员的仪仗,他必定下马侧立。由于一生多谨慎,他从来没有过失,与四个儿子的俸禄都是二千石,汉景帝于是封他为“万石君”。万石由于谨慎得封,稍后的霍光则因胆大而封。霍光本来就是皇亲国戚,为了进一步把持大权,他送自己的女儿入宫。当汉宣帝不欲接纳之时,他竟发动群臣劝谏,终于成功地使他的女儿封了后。从此,他不仅把持了朝中大权,而且他自己的亲族都得到了册封。唐代大诗人李白渴望能“济苍生,安社稷”,但又不屑于走科举道路,他遍游天下,扩大自己的知名度,以引起朝廷的瞩目,让自己能够直接被皇帝征召去做高官。总之,为了得到封赠和高官,无论是布衣之士,还是官场中人,都绞尽脑汁,故而封赠的意义变得十分畸形。
“诰”,原意是告,用于以上告下。帝王授官、封赠的命令就叫做诰。但在古代,“诰命”则一般用来指随丈夫官品而受封的贵妇以及帝王的亲眷,即所谓的“命妇”。命妇的命运大多掌握在丈夫手中,丈夫升官,命妇跟着受封,丈夫革职,命妇也失去封号。所谓的“妇随夫荣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所以辅助丈夫追求功名是妻子义不容辞的职责。虽然也有由于寂寞而“悔教夫婿觅封侯”的时候,但由于虚荣心作崇,妇女们还是不断地督促夫婿成就功名。唐人白行简的《李娃传》体现了这种思想。李娃作为一个妓女,两次搭救荥阳公子,并勉励他去考科举,最后终于成就功名,李娃也得到“国夫人”的封赠。而杂剧《吕蒙正风雪破窑记》则更为感人。富家女刘月娥与书生吕蒙正相爱,刘月娥不顾父亲反对与吕蒙正结成夫妇,父亲将她赶出家门,含辛茹苦地住在破窑里,并资助吕蒙正进京赶考,直到吕蒙正考中状元,她也“夫荣妻贵”地被封为诰命夫人。命妇也有靠儿子得高官而封赠的,如《红楼梦》中的李纨,由于儿子贾兰最后得以中举为官,所以她也得赐凤冠霞帔,封以诰命夫人。也有因姊妹显贵而封诰命的,如杨贵妃得宠,唐明皇便封她的三个姊妹为秦国夫人、虢国夫人、韩国夫人。杜甫《丽人行》诗中写道:“就中云幕椒房亲,赐名大国虢与秦。”命妇的封号随丈夫或儿子的官位大小而定。唐代从上到下分为国夫人、郡夫人、郡君、县君等,但只限于五品官以上。到明清,七品官以上的妻子,都可得到封号。一二品之上和镇国公、辅国公及大将军的妻子,称为“夫人”;三品官和奉国将军妻子称为“淑人”;四品官和奉恩将军妻子称“恭人”;五品“宜人”,六品“安人”,七品“孺人”。《红楼梦》中的贾母,由于其夫贾代善是世袭荣国公,所以封为“一品诰命夫人”,贾政是五品工部员外郎,所以王夫人只是“五品诰命宜人”。命妇们都极其珍惜自己的封号,把诰命裱成锦轴,称为“诰命轴子”,每逢有喜庆,就供列出来,以示荣耀。
皇帝授予妃嫔、女儿、姐妹的封号也叫诰命。为争夺诰封,皇宫内院常常斗得热火朝天。唐代武则天入唐高宗之宫,初为才人,后来为了争夺皇后宝座,阴谋害死了皇后所生的幼子,又嫁祸于皇后。皇后终于被她斗垮了,武则天如愿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。
诰封不仅非常荣耀,而且还有实惠,凡是命妇,每年都可得到一定数量的脂粉钱。杨贵妃的姊妹们除了唐明皇随时赏赐金银珠宝外,每年每人得到的脂粉钱高达几千万钱。
封赠和诰命都是封建官僚制度的产物,是皇帝表彰和拉拢贵族的一种手段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封赠和诰命也都成为历史的遗迹。
中国向来讲究礼仪,高低、贵贱、尊卑泾渭分明,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注重,比如座次虽看似简单,但也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方式。
《仪礼》《礼记》中都有关于座次尊卑的规定。例如《仪礼士昏礼》中的夫妻对座礼,夫坐东面西,妻坐西面东,这种座次就表示出夫尊妻卑。
官场中,更是注重礼制,不能乱其制,座位自然不能乱坐,因为它代表尊卑,有着特殊的含义。
古书中,时常可见到“南面称帝,北面称臣”的记载。南面,即坐北朝南,面向南方;北面则反之。这是古代官场的定制。君向南方,臣向北方,古已有之。历史上的尧与舜,被传说为两位圣明的君主。《庄子·天道篇》说:“明此以南向,尧之为君也;明此以北向,舜之为臣也。”又《孟子·万章上》说:“舜南面而立,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。”由此,可以看得出:当尧当君王时,他是坐北朝南的,舜则坐南向北。当尧禅位舜后,尧则要率领诸侯们居南向北朝见舜了。
古人这种君王坐北面南,臣子坐南面北的尊卑观念是以伏羲氏的八卦为基础推演出来的。帝王,又称天子,处于乾位,对着南方。按阴阳五行原理,则南方属火,火为阳;北方属水,水为阴。天子坐北朝南,就可“镇阴压邪”,向明而治”,达到“政治通明”。君王坐北面南,臣子朝见天子,就必须向北而拜了。由此,“南面”发展成为君主或“称帝”、执政”的代称,北面”则为称臣、臣服之换言。“圣人南面而听天下”就被历代帝王视为不可动摇的信条。
南面为尊,北面为卑,这是帝王与臣子在朝廷上的座次礼制,而官场中普通官员之间的座次尊卑又有所不同,这在堂室制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。
古代官员起居办公的房屋一般都为堂室结构,座北朝南,前堂后室。堂和室同建在一块堂基上,堂基根据主人地位的尊卑,高低不同,从而台阶多少也有所差异。堂和室上面同为一个房顶所覆盖,堂大于室,堂室之间,隔着一堵墙,墙外为堂,墙内为室,隔墙上靠西边有窗,靠东边有门,堂和室就以此相通,因此古人有“升堂入室”之说。堂东、北、西三面有墙,东墙叫东序,西墙叫西序,南边无墙,临着庭院。堂的中间,一般有两根大立柱。堂是议事、行礼、办公的地方,不住人,而平时的饮食起居都在室中,因此室内的座次尊卑显得十分重要。
在室内,最尊的座位是,背靠西墙,向东而坐;其次是背靠北墙向南而坐;再次是背靠南墙向北而坐,最卑的是背靠东墙向西而坐。清代学者凌廷堪在其礼学名着《礼经释例》中明确提出了“室中以东向为尊”的说法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写到鸿门宴的座次:“项王、项伯东向坐,亚父南向坐,沛公(刘邦)北向坐,张良西向侍。”项羽骄横轻傲,不把刘邦放在眼里,有意要屈辱刘邦,自然朝东而坐,最尊,范增朝南而坐,仅次于项氏叔侄,刘邦朝北而坐,屈居范增之下,张良背东面西,地位最卑下。
在皇帝官员的祭祀活动中,也就遵循“室中以东向为尊”的例制。
东汉学者郑玄在《褅袷志》中描述了天子庙堂:天子祭祖活动是在太祖庙的太室中进行的。神主的位次是太祖,东向,最尊;第二代神主位于太祖东北,即左前方,南向;第三代神主位于太祖东南,即右前方,北向,与第二代神主相对;第四代位于第二代之东,南向;第五代与第四代相对,位于第三代之东,北向,以此类推下去。主人则在东边面向西跪拜。太祖居中,太祖左边的叫昭,右边的为穆,这就是所谓的昭穆之制。
“以东向为尊”之例,史书中比比皆是。《汉书·韩信传》中记载,井陉口之战,韩信擒获了广武君,韩信因他的智勇,竟亲“解其缚,东向坐,西面对而师之”。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上说,周勃不好文学,每召诸生说士,自居东向的座位,很不客气地跟儒生们谈话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上说,田蚡“尝召客饮,坐其兄盖侯南向,自坐东向”。田蚡认为自己是丞相,不可因为哥哥在场而申私敬,屈辱了相之尊。《汉书·王陵传》记载,项羽将王陵的母亲接到军中,王陵的使者来时,项羽让王陵的母亲东向而坐,打算用对王母的这种礼遇来招降王陵。
清初着名学者顾炎武在其《日知录》里说:“古人之坐,以东向为尊。”其实这不甚准确,在室内固然如此,这里的室是指除堂外的地方,如露亭、军帐中。在堂上和在室内座次尊卑是有所区别的,不是以东向为尊,而如凌廷堪所言“堂上以南向为尊”。《仪礼》一书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。在《乡饮酒礼》中其堂上席位的安排就可看出“堂上以南向为尊”:主人在东墙前面向西而坐,主宾坐在北墙的窗户和门之间,向南而坐,次要的客人坐在西边,面向东。堂上东向位是客位,可是这位置在客位中也不算最尊,最尊的是户牖之间南向而设的宾席。历代的衙门都是朝南当街而开,官老爷总是高高地坐在大堂北墙下的宝座上,面向南方,审犯问案,以显其尊严。
在堂室中,准确的座次尊卑是:“室中以东向为尊,堂上以南向为尊”。堂室座次尊卑制中有个特点,那就是离最尊者越近,也相应的越尊;越远,也就越卑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五回写贾母等中秋夜在凸碧山庄赏月,“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,特取团圆之意。上面居中,贾母坐下。左边贾赦、贾珍、贾琏、贾蓉,右边贾政、宝玉、贾环、贾兰,团团围坐。”从这座次的安排,一看便知他们地位的尊卑。
官场中,官员们除在堂室中以方向表示座次尊卑外,在日常生活中还常以左右表示座次尊卑。
宫廷上百官朝见皇帝,全都向北叩礼,官职高的尊贵,应居上位,官职低的卑贱,自然应处下位。至于左与右孰尊孰卑,几千年来各朝却不尽相同,时而左为上,时而右为上。周代时就尚左。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中经常提到。古车乘三人,帅居左,御者居中,力士居右。帅自然要比力士尊多了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记载:蔡景公,许灵王同坐车,由于景公为侯,灵公为男,按爵位排序蔡侯应居许男之上,故蔡景公坐于左方。以礼贤下士着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也是“虚左而迎侯生”。到了秦汉时,官场中又尚右了,以右为尊,右丞相的官职就比左丞相高。史书记载,吕后执政时,陈平由左丞相,升为右相。后来周勃诛灭吕后族党,功高,陈平主动让贤,让位给周勃,退居左丞相。唐宋以后,除元以外,都恢复周礼,尚左,凡官阶之序,曰左右,不称右左。”明朝还规定:凡是一品官见公、侯、驸马,一品官居右行礼,公、侯、驸马居左答礼;二品见一品也同样。三品以下照仿。清代,一般以满人担任左职,汉人出身的任右职,满人大学士为一品官,汉人大学士则为二品官。吏部左、右侍郎,满人为左,居二品,汉人为右,居三品。因此并排而坐时,左职坐在左边,以示尊贵,右职只好屈居其右。
古代仕途升迁有关的梦
占梦
“姜太公钓鱼棗愿者上钩”,这是人们熟知的一条歇后语。姜太公的真名叫吕尚,在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的功绩中名噪天下。但他的被重用并非钓鱼有奇招或是拉关系,靠裙带,而是因为周文王在一次奇梦中认识了他。以致“占梦”一词从此竟成为帝王求得贤相的典故。
梦刀
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一句诗:“行追西路聊班草,坐忆南州欲梦刀。”“梦刀”指的是什么?这里有一个典故:西晋大将王浚,一次在梦中看见卧室屋梁上挂着两把刀,一会儿又增加了一把。醒后,他请人释梦。释梦者说,三把刀是“州”字,本为两把,又加一把,是“益”的意思,大概是你要被派往益州做官了。过不几天,王浚果然被委为益州刺史。这当然有可能是释梦者根据王浚的意愿,进行猜测而巧合朝廷的任命。但此后,“梦刀”一词就成了地方官升迁的典故。
梦尸
在人们的眼中,当官本为吉祥喜事,可古人却以梦尸为得官之兆。何以如此,《世说新语》一书中给了这样的解释:“官本是臭腐,所以将得而梦棺尸;财本是粪土,所以将得而梦秽污。”故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诗中这样写道:“居官死职战死绥,梦尸得官真古语。”
展开全部内容